
南方财经1月16日电,据第一财经,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2024年居民每日平均上网时长为5小时37分钟,约为2018年的两倍。在这样的趋势下,各大保司、中介机构加速拥抱互联网,同时基于大模型、多模态、AIGC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为互联网保险带来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创新。 日前,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、元保集团联合编撰的《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报告(2024)》正式发布。 《报告》指出,互联网保险整体发展迅速,保费规模从2013年的290亿元,到2023年的4949亿元,保持着年均超32%的高速增长,其中中介作为主力渠道,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《报告》预测,未来5年互联网保险的年均增速将稳定在15%~20%的区间,互联网保险的总保费有望突破万亿大关。
肖远企介绍,7月末,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1万亿元,较年初增加13.5万亿元;银行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余额103万亿元配资炒股,较年初增加4.9万亿元;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1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7.4%。这是从金融资金的供给来看。另外,资金结构也更加优化。主要是加大了对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,到7月末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1.4%,高技术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3.9%。另外,对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的金融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,7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7.1%。对健康产业、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在进一步提升,7月末养老产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6.1%。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2.4%。另外,在做好暴雨洪涝等灾害保险服务方面,保险业对于灾后生产生活的迅速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前7个月,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1.39万亿元,同比增长30.2%。7月末通过债券和股票等方式,保险行业提供各类融资支持是28.5万亿元。